2013/03/10

上洛散記---龍馬墓及東山夜景







靈山護國神社,則是祭祀幕末維新時期死難的志士。於左近山丘上,並有以藩為單位的墓葬群。木戶孝允(長州桂小五郎)與幾松的墓最高,而最受眾人歡迎的坂本龍馬墓則在入口不遠處。龍馬墓與銅像,展望開闊,無疑是東山欣賞京都的好地方,我傍晚時分抵達,看到京都的夕陽與夜景,美不勝收。





坂本龍馬,土佐藩脫藩志士,他的舟中八策、龜山社中、薩常聯合、提出日本國概念的民族主義......,同時也牽動著幕末的日本變局。雖然只活到33歲,但是他卻在日本維新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地位。


關於坂本龍馬最有名的軼事,就是「長劍不如短刀,短刀不如手槍,手槍不如萬國公法。」坂本龍馬曾對土佐勤王黨成員檜垣直治說過:「今後在室內亂鬥的情況會變多了。小太刀靈活,比太刀實用(當時流行太刀)。」之後直治帶了小太刀再見龍馬,卻龍馬掏出來一柄手槍:「這比小太刀更具威力。」日後坂本龍馬拜勝海舟為師,直治帶槍拜訪龍馬,這次龍馬拿出的是一部萬國公 (International law )並說道:「手槍只能殺傷敵人,此書可以振興日本!」


文中,龍馬拿出來的「萬國公法」漢譯本,最初由丁韙良翻譯完成後,交給恭親王奕訢派總理衙門加以重新修潤與名詞審定。之後,才交由北京同文館在同治3年(1864年)於北京出版發行,隔年在日本就出現了「翻刻版」,即現在所稱的「盜版」。可惜本書中國沒有引起應有的注意,卻在日本得到應有的地位。當時,中國翻譯的泰西作品,流入日本,為日本帶來新的思潮與變革


誰知道在數年後,風水輪流轉,中國反而成為日譯泰西作品的繼受者,和製漢字成為中文外來語,改變中文的樣貌,為中文帶來新的詞彙與生命力,也改寫中文詞彙的意涵。例如:服務、組織、紀律、政治、革命、政府、黨、方針、政策、申請、解決、理論、哲學、原則、經濟、科學、商業、幹部、健康、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法律、封建、共和、美學、文學、美術、抽象……等等。因此語言與文化等軟實力,綜合國力的展現更重要的是背後的制度變革諸如作為社會制度變會社政治制度變革的立憲與黨派科學教育制度的大學......等等而非僅是外表的船堅砲利必須深究背後的因素與背景


因此,容才會於自強運動向李鴻章建議興建江南機器製造『總局』作為器械發展、知識傳播與人才培育的母局而非單純的紡織、船廠兵工廠


但是,也因為這個不官組織定性,導致最後立意良善的制度,無法充分發揮作用觀照百年之後,改革開放的中國企業發展何嘗不是重蹈覆轍,在「國近民退」與「民進國退」中,艱難的前進呢至於台灣雖然以民營化為手段,改革國營企業,脫離了這個問題,則是卻也面臨了下一個階段的問題,而必須面對促參條例中私法行為與公法行為定性的爭議



西鄉隆盛曾對坂本龍馬說:「你前天所說的和今天所說的不一樣,這樣你怎麼能取信於我?你身為天下名士,必須有堅定的信念!」坂本則說:「不是這樣的。子曰:『君子從時』作者按本人認為應該是「聖之時者也」可能性比較高) 。時間在推移,社會形勢天天都在變化。因此,順應時代潮流才是君子之道!西鄉,你一旦決定一件事之後,就想貫徹始終。但這麼做,將來你會落於時代之後的。」因此坂本龍馬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是不為過去所拘泥,永遠走在時代的前端。至於西鄉隆盛為了維護日本武士階級的利益與尊嚴,而發動西南戰爭,最終熊本城走向也標誌武士時代的結束電影末代武士」即是以此為藍本


與之相類似的應該是梁啟超「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維新變法、到君主立憲保皇黨革命黨飲冰室主人每次華麗的轉身與思想的轉折,讓我們看到的是中國變革之困難與複雜保守派的頑固與既得益者的龐大勢力清廷一再拖延,而錯失時機最終導致失去人心。無怪乎梁新會於1907年「論現政府與革命黨一文中會說 現政府者製造革命黨一大工廠也梁、師徒二人政治理念的分道揚鑣也象徵著中國組織與社會變革方式,選擇較為激烈的革命而徹底放棄溫和漸進君主立憲


坂本龍馬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它卻是幕末日本遭遇動盪、變革,勇於站在時代前沿,不畏改變的人物。現在我們所面對的動盪與變革會比當時少嗎?會比當時簡單嗎?但是,我們是否有與龍馬相同的態度,面對時代的改變,積極的學習新事物,願意以今日之我徹底的否定昨日之我呢?



編者按:由上而下的改變,叫做變法、維新;由下而上的改變,叫做革命;折衷之道就是改革、革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